目前,全球約有15億肥胖成人,幾乎每5人,就有1人過胖。

台灣的數字更驚人。根據2005到08年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,台灣成年男性超過一半(51%)過重或肥胖。成年女性則是每3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(36%)。

世界衛生組織甚至以「傳染病」,來形容快速蔓延的肥胖,稱其為「全球肥胖症」(globesity)。整理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全球G20強國中,最胖的美國,超過8成的成年男性、7成7的成年女性過重(BMI超過25)。連愛吃泡菜的韓國,胖子都比台灣多,男女過重與肥胖比例超過5成。

【 4個小學生  1個過重 】

其中,大家愈來愈關心的,是兒童肥胖的問題。在台灣,教育部資料顯示,國小學童過重與肥胖的比例,從2007年到11年來,一直維持平均4個小學生,就有1個過重的比例。其中,男童更是近3人,就有1人肥胖。

兒童肥胖的健康風險,影響比成人更深遠。其中一個問題是,肥胖可能導致性早熟,也就是指女孩在8歲前、男孩在9歲前,出現第二性特徵。台北醫學大學小兒科主治醫師楊晨解釋,肥胖,可能讓小朋友提早進入青春期。
性早熟,直接的影響是孩子可能長不高。

【 7成食物廣告  是垃圾食物 】

從父母、政府、學校、到食品廠商,都是兒童的「食物供應者」。他們塑造出的飲食環境,是兒童肥胖問題的關鍵。

國民健康局曾監看電視廣告1900小時,發現食物廣告中,7成都是高油、高糖、高鹽的食品。

09年,台灣癌症基金會曾做調查,詢問小朋友,「你覺得洋芋片是蔬果的一種嗎?」結果,超過2成小朋友認為洋芋片是蔬果,或根本搞不清楚是不是。

癌症基金會的調查也發現,在外面買東西吃的時候,孩子們最常選擇的食物,是「泡麵」、「鹽酥雞」和高鹹度的「滷味」。要控制小朋友肥胖問題,食物供應者的源頭,必須負起更多責任。

【 營養午餐  8天內吃5種炸物 】

8年前,台灣已立法規定國中、小,不得販賣零食與含糖飲料。目前,在立法院裡等待審議通過的「國民營養法」,也規定「對於具有科學證據顯示造成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高血壓之食品,得限制其促銷或廣告」。

但在各國政府紛紛以「搶救胖小孩」為施政目標時,台灣的做法仍不徹底。
國中、小的營養午餐,就是例子。雖然每週最多只供4餐,但根據《天下》獨家調查,持續記錄台北一所菁英國中營養午餐的菜單,8天之中,就出現了薯條、炸雞、豬排等5種炸物。

父母要肩負起營養教育和把關的第一線責任,幫助小孩遠離肥胖的飲食習慣。
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舉例,基金會曾做過調查,光是家裡不放飲料,小孩就會少喝一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嘉義房屋住商興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